首页·恒悦注册·首页
作者:an888    发布于:2023-08-17 19:01   

  首页·恒悦注册·首页雪米饼、薯片、虾条等膨化食品以松脆的口感、多变的口味成为很多人的最爱。然而,由于营养成分不全面,这类食品被一些营养学家认为是“垃圾食品”。那么,膨化食品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呢?

 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到底什么是膨化食品、它有哪些种类、消费者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?

  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膨化食品专业委员会工程师、《膨化食品》标准起草人之一的赵燕萍介绍,膨化食品(puffedfood)是以谷物、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,采用膨化工艺如焙烤、油炸、微波或挤压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组织疏松或酥脆的食品。

  赵燕萍介绍,与其他食品不同,膨化食品由于经过特殊的膨化工艺,在口味上更多样、口感上更为松脆。消费者在选择膨化食品时,可以依据不同的需求和喜好,品味其带来的口感享受。

  焙烤型:采用焙烤或焙炒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,如雪米饼膨化食品等;

  油炸型:采用食用油煎炸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,如炸玉米脆膨化食品等。

  直接挤压型:原料经挤压机挤压,在高温、高压条件下,利用机内外的压力差膨化而制成的膨化食品,如挤压型膨化玉米条等。

  花色型:以焙烤型、油炸型或直接挤压型产品为坯子,用油脂、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、注心或涂层而制成的膨化食品,如乐芙球膨化食品等。

  其他型:采用微波、气流或真空等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,如微波爆米花等。

  就在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膨化食品带来的美味享受中时,有营养学家指出,膨化食品过于强调口感和味道,而忽略了营养成分的均衡,不利于健康,属于“垃圾食品”。

  “虽然在饮食结构上膨化食品营养不完全,但也并非没有营养。”膨化食品的原料主要是豆类、谷类、薯类,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,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,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有益。她表示,原料经过膨化后,减少了水分,更容易被人体吸收,且便于贮存和保存。赵燕萍介绍,膨化技术属于物理加工技术,不仅可以改变原料的外形、状态,而且改良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,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,比如使淀粉彻底α化后,食品保持了柔软、良好风味和较高的消化率。尤其是新型营养膨化食品的出现,提供给人们高营养和营养均衡的产品,比如将油炸改为低温真空油炸,在产品中科学合理地添加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纤维素,在营养上更全面。在享受美味、方便的同时,也有益于消费者的健康。

 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表示,很多人对膨化食品有一些误解,认为膨化食品都是不健康的食品,其实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营养标识来了解和控制糖、盐、脂肪的摄入。膨化食品,特别是非油炸类膨化食品,作为易消化、易吸收的食品也是膳食营养的来源之一——

  口感好:采用膨化技术使原料粗硬的组织结构变得膨松柔软,在膨化过程中增加了食品的色、香、味,适合不同人的口味选择,同时保持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含量高的特点。

  营养素损失少:在膨化过程中,谷物原料中的淀粉很快被糊化,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水化率显著提高。同时,维生素受破坏较少,如维生素Bl、B6的含量明显高于蒸煮后的食品。此外,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原料,经高温短时间的挤压膨化,组织结构变成多孔状,水溶性质增加,有利于胃肠消化酶的渗入,提高了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。

  有一定的能量和营养价值:由于膨化是在高温瞬时完成,营养物质损失小,可以作为正餐外的营养补充;另外,一些产品强化了营养素和矿物质,加入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,也能起到强化食品营养的作用,补充了人们的营养需求。

  改善食用品质:膨化食品经高温、高压处理,水分含量降低,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,有利于提高食品的稳定性。

  “膨化食品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营养,可以作为正餐之外的营养素补充。”中国农业大学何计国教授认为,从成分结构看,一些膨化食品属于高油脂、高热量、低粗纤维的食品,在饮食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足,长期大量食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饮食,尤其对儿童,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。此外,某些膨化食品中盐、脂肪等含量偏高,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。

  没有不健康的食品,只有不健康的“吃法”。有专家表示,每类食品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,关键是怎么去避免,对某一类产品盲目冠以“垃圾食品”的说法并不客观。

  膨化食品以鲜美酥脆的口感,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悦。但是,高油脂、高热量、高盐的不足却被人们所诟病。今年8月,《膨化食品》国家标准的实施,对规范膨化食品的生产和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。针对高脂肪,该标准对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做了明确的规定:脂肪含量≤40.0%(由于坚果类产品本身油脂含量较高,这项指标不包含以坚果类为原料的膨化食品);针对高盐,标准规定氯化钠含量≤2.8%(普通型)和≤4.5%(大颗粒型);此外,为了提高食品的稳定性,规定产品中的水分≤7%。

  此外,标准在检验项目上进行了明确,包括酸价(≤3mg/g)、过氧化值(≤0.25g/100g)和羰基价(≤20meq/kg)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(这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油脂型膨化食品中油脂的变质氧化程度)。专家介绍,酸价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,如果酸价不合格,表明油脂已经发生氧化劣变,这会引起产品的口味变差,营养价值降低,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;过氧化值指油脂在氧化酸败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,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,过氧化值如超出指标,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,而且会引起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对人体健康极其不利;羰基价数值的高低也反映油脂的氧化劣变情况。专家介绍,酸价、过氧化值、羟基价指标都是以脂肪计算的,要想这3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,就必须严格控制膨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油脂质量,不能多次重复使用和长时间使用油脂;此外,酸价、过氧化值、羰基价的指标也对产品保存时间、保存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。

 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重金属元素(铅、铝)超标问题,专家表示,造成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原因有几种可能:

  一是加工使用的容器,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铝制的工具和容器,就会在食品中引入铝元素,导致食品铝含量超标;某些包装袋由铝薄膜做成,如果存放时间过长,保护层损坏,也会造成食品中铝含量超标。

  另外,使用含铝膨松剂也是造成铝超标的重要原因。据了解,作为膨松剂的明矾是一种含铝化合物,个别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松脆口感而超量使用,从而造成铝含量超标。

  食品中铝、铅含量的超标,对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,对于食品添加剂中铝的含量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要求,但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有严格标准要求,比如膨化食品中,GB2760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中对铝的限量值明确规定为小于等于100mg/kg,即万分之一的残留量;GB17401《膨化食品卫生标准》中明确规定,铅含量≤0.5mg/kg。此次实施的《膨化食品》国家标准参照了以上这些标准,对膨化食品的重金属含量作出了明确限定,确保膨化食品的安全性。

  据了解,目前无铝膨松剂已在很多企业使用,同时通过更新设备有效的控制铅含量。从近几年对膨化食品抽查情况来看,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已明显减少。

  此外,针对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如钙、铁、铝等微量元素的添加剂,新国标也进行了规定,要求“营养强化剂使用应符合GB14880《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》的规定”。

  专家认为,国标的实施,在开发膨化食品口味和多样性的同时,进一步促使企业开发出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健康食品,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,也加强了科学消费的观念,使其更有益于人们的健康。

  ▲打开包装闻一下产品的气味是否正常,应没有刺鼻的哈喇味,外观没有霉变,口感应松脆。

  ▲不宜长期过多食用。长期大量食用此类食品会造成油脂、热量大量摄入,易造成人体脂肪积累。

  ▲糖类摄入不宜过多的人群或高血压病人,应谨慎选择此类食品。

  ▲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,更要注意合理膳食、均衡营养。如果在饭前大量食用膨化食品,容易造成饱胀感,影响正常进餐。

  选择标识说明完整、详细的产品特别是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规范标识和清楚识别。在选购时要认准“QS”质量安全标志。

  挑选袋装饱满、不漏气的产品袋装的膨化食品往往会充入气体,这样产品不易吸潮、新鲜度高,同时保护内在的产品在储藏、运输、销售的过程中免受碾压、挤碎。

  购买标识有营养标签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营养成分能快速识别,消费者可根据自身营养需要选择和购买。

  查看配料表尽量选择不含铝的膨松剂(如碳酸氢钠、碳酸氢铵)的产品,无铝的膨松剂对人体没有危害;尽量选择不使用氢化植物油或用全氢化油生产的产品,全氢化的油脂一般不含反式脂肪酸。

  1989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正式公布,铝是一种食品污染物,每日摄入数量需要加以控制,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mg/kg。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成年人体重为60kg,那么每天最多允许摄入60mg的铝,如果是体重较轻的儿童,每天摄入量就要更少。据了解,铝摄入过量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,表现为记忆减退、震颤与身体协调障碍等,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。对儿童而言,铝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,干扰思维与记忆功能。过量的铝蓄积在人体脏器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理损害,怀疑它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,并影响骨骼的健康。

粤ICP备14045741号-1Copyright(C)2023-2024傲世皇朝平台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